卡塔爾世界杯,中國隊贏麻了!
11月21日0點(dian),2022卡塔爾世界杯正式(shi)打(da)響。這屆(jie)全(quan)球矚(zhu)目的”史上(shang)最豪“世界杯,總投入達2290億美元。
盡(jin)管中國男足沒有拿到(dao)卡(ka)塔(ta)(ta)爾(er)(er)世界(jie)杯的入場券,但(dan)另(ling)一支由中國企業組成的“中國隊”卻(que)早已出(chu)征卡(ka)塔(ta)(ta)爾(er)(er),在這片商機遍地的賽場上“摘金奪(duo)銀”。
環(huan)球網(wang)消(xiao)息報道,此(ci)次卡塔爾世界(jie)杯,中(zhong)國元(yuan)素(su)“無處不在”。中(zhong)國外交部(bu)部(bu)長助(zhu)理、發言人華春瑩(ying)連發8條推文(wen)回應。
大到整座體育館,小到周邊商品,觀眾隨意一瞥,都有可能發現神秘的東方力量。世界杯球場用到的很多建筑材料和配套設(she)施,同樣是由(you)中國制造。
賽場之外也不乏由中國制造組成的靚麗風景線,交通、住宿、公共服務,拋開龐大的商業需求不談,世界杯的(de)營銷(xiao)價(jia)值不言而喻(yu),這塊無形的(de)蛋糕(gao)也已(yi)經被(bei)各(ge)大中國企(qi)業(ye)瓜(gua)分。
除了各大知名企業賺得盆滿缽滿,小商家同樣也在卡塔爾這片土地上實現了日進斗金。每年的世界杯都能點燃義烏,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(hui)估算,今年在整個世界杯(bei)周(zhou)邊商品市場(chang)份額中,義烏制造幾乎(hu)占到(dao)70%。
從足球、球衣到各種獎品、紀念(nian)品,豐富多樣的訂單(dan)讓義烏商(shang)家忙碌了起(qi)來(lai),許多公司(si)半年的業績就超過(guo)了去年的總(zong)和。
有媒體報道,某義烏商家每天的足球產量已經(jing)達(da)到了3000個(ge),世界杯前后能出口足球超過(guo)100萬個(ge),價值在(zai)2000萬元以上。
根據BMI的研究報告,中東目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之一,過去幾年中東電商整體增長率都超過了20%,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美元。
目前,中東的電商賽道也聚集了不少中國玩家,既有傳統電商平臺也有品牌獨立站。
因為中東的消費習慣是典型的“品牌驅動”,消費者熱衷于在同一品牌上買買買,而且愿意為符合自身生活方式的商品支付溢價,所以品牌獨立站在這里更加受歡迎。
隨著短視頻、直播等新興社交方式的崛起,中東的電商市場也埋下了社交電商、直播電商、內容電商的種子,等待著更多出海企業開荒耕耘。
世界級體育盛會(hui)的意義絕不僅僅存在于舉辦期(qi)間,中國(guo)制造(zao)、中國(guo)服務、中國(guo)品牌早已揚帆出海,把一(yi)張張中國(guo)名片擺在了世界眼前。
正如世界(jie)杯主(zhu)題曲《Hayya Hayya》想(xiang)表達的(de)主(zhu)題“Better together(一(yi)起更美好(hao))”,2022卡塔爾世界(jie)杯的(de)舉辦,也將為中(zhong)國企業加(jia)入中(zhong)東土豪朋(peng)友圈提供一(yi)個良好(hao)的(de)契機(ji),讓雙方(fang)在(zai)互利共贏的(de)道路上走得(de)越來越遠。